NBA心理健康的挑战:那些曾与心理疾病抗争的状元们

 NBA心理健康的挑战:那些曾与心理疾病抗争的状元们

NBA状元的光环与心理健康的阴影

在NBA,成为状元秀意味着天赋、财富和荣耀,但也伴随着难以想象的压力。近年来,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职业体育界的重要议题,而一些状元球员也公开承认自己曾陷入心理困境。

1. 德安德烈·艾顿:从质疑中挣扎

2018年状元德安德烈·艾顿在进入联盟后,尽管数据稳定,却始终被贴上“不够强硬”的标签。2021年季后赛期间,他因关键失误遭受球迷和媒体的猛烈批评。艾顿后来透露,那段时期他一度陷入自我怀疑,甚至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
“外界的噪音会让你迷失,”艾顿在采访中表示,“我学会了屏蔽负面声音,专注于自己的成长。”

2. 本·西蒙斯:焦虑与复出困境

2016年状元本·西蒙斯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人熟知。在2021年季后赛表现低迷后,他因投篮问题遭到嘲讽,随后拒绝为76人出战,并公开承认自己遭受焦虑和抑郁困扰。

“篮球曾是我的全部,但当它变成痛苦的来源时,我不得不停下来。”西蒙斯在重返篮网后坦言。尽管他的状态仍未完全恢复,但心理健康已成为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课题。

3. 马克尔·富尔茨:怪病与心理重建

2017年状元马克尔·富尔茨的案例更为特殊。他在生涯初期遭遇“易普症”(一种影响肌肉记忆的神经疾病),导致投篮动作完全变形。富尔茨曾回忆,那段时期他甚至不敢看自己的比赛录像。

“我害怕失败,害怕让所有人失望。”富尔茨说。经过长期治疗和心理辅导,他逐渐在魔术队找回状态,成为励志典范。

NBA如何应对心理健康挑战?

近年来,NBA加大了对球员心理健康的支持力度,包括:

- 设立心理健康顾问:每支球队配备专业心理医生。

- 匿名求助热线:球员可私下寻求帮助。

- 球星带头发声:如德罗赞、乐福等公开谈论自身经历,减少污名化。

结语:心理健康与天赋同样重要

状元秀的天赋毋庸置疑,但心理韧性同样决定他们的职业生涯能走多远。随着联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,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球员敢于直面挑战,而非在沉默中挣扎。

(完)

顶部
顶部